環遊世界計畫
年底工作合約結束,正巧又剛新婚要度蜜月,反正房子也買不起,倒不如趁著等待房價下滑時來趟夢想中的環遊世界。原本的計畫很單純,為了配合年底秋冬出發的季節性,打算以下的順序:
紐澳→南美→北美→歐洲→非洲→亞洲
但是剛好卡到農曆過年,而長輩希望新婚第一年過年一定要回家一趟,另外又被朋友推坑去大溪地。大家都說如果環遊世界是我們的蜜月,我老婆在旅程中一定會恨死我!於是我的環球計畫變成以下順序:(除了CUN-IAH是經濟艙,全程商務)
1. 大溪地度蜜月→紐西蘭→澳洲→返台過年 (分享文)
(AA開票, one world 寰宇一家)
a. TPE-HKG-AKL-PPT
b. BNE-HKG-TPE
a. TPE-HKG-AKL-PPT
b. BNE-HKG-TPE
2. 台灣→日本出發開始環球→南美洲→北美洲→歐洲→日本為環球終點→台灣 (分享文)
(ANA開票, Star Alliance 星空聯盟)a. NRT-LAX-SJO-LIM
b. LIM-CUN
c. CUN-IAH-YYC
d. YYC-LAX
e. YVR-YYZ
f. YYZ-CPH
g. OSL-KEF
h. ATH-IST-NRT
我的飛行地圖
飛行距離:42,460 mi (尚未計算自理機票) |
由於中間得飛回台灣過年,所以飛行地圖看起來非常崎嶇。飛南美洲在LAX轉一次機,後面又會從YYC飛去LAX待美西,所以北美的飛行路線看起來特別詭異。原以為這樣的飛法是開不出來,沒想到ANA那邊完全沒有疑問!!
規劃這趟飛行之前,拜讀了許多大作,包括白袍旅人的 "環遊世界:關於我的環球機票"
關於環遊世界這件事...
很多人聽到環遊這件事情,第一個反應常常是:「哇~怎麼這麼爽!?」,其實,真的「爽」嗎?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大學某位學長跟我說過的「捨與得」,人生就是這樣,為了完成某些目的或是夢想,總得犧牲什麼。就拿哩程票來說好了,很多人會羨慕全程商務艙、相對較低的成本,但背後卻是得花非常多心思以及時間去安排行程和飛行,開票過程也是一大煎熬!自己完成這兩次的開票後,深深覺得玩哩程數必須要腦袋夠清楚,還要對於飛行、世界更加敏銳才行。長時間的旅程雖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這也不是旁人所想像的這麼爽。有自助旅行或是長時間旅行經驗的朋友一定知道,每每到了一定時間點,就會開始倦怠,開始思念台灣的食物和親友。此外,幾個月在國外漂泊,除了損失數個月的收入之外,更是增加許多龐大的消費!(交通費、住宿、飲食、票券、簽證...等等)
既然這麼「不爽」,那幹嘛自討苦吃呢?

環球的行程一直是小時候的憧憬,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環遊世界八十天」這本書,隨著時代進步,環遊世界其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相信我,大多數的人都有這個能力,只是差在「願不願意」的勇氣罷了!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追求美景,或是拍下許多美麗的瞬間,沒有旅行,人生似乎就空白許多。環球之旅不只是一個夢想,更是努力去實踐自己的信念。若是各位心中也有個夢,就勇敢的去實踐他吧!
環球哩程票要怎麼開?
1、想好自己要開經濟艙還是商務艙的票,兩者需要的哩程數不同。
2、寫出想去的目的地、排出順序。
3、規劃每一個國家(or城市)預計停留時間。
4、思考要兌換哪個飛行聯盟的票。
(每個聯盟各有優缺點,例如One world的強項是南美洲、Star Alliance的好處是航空公司 多,查票方便。)
5、思考要用哪種哩程數去兌換。
(例如ANA兌換環球票的好處是相對好換、停留點有八個、沒有特別限制Open Jaw)
6、開始搜尋有無獎勵座位。(例如星空聯盟可以善用Unite Airlines網站,UA可以一次搜尋整個月份的獎勵座位)
8、善用Evernote或是OneNote把排好的行程、搜尋好的航班記錄下來,因為一定會一改再改!
9、利用GC Map計算總飛行距離。每個飛行距離級距所需要的哩程數都不同,盡量湊到該級距的上限。例如我的環球票總飛行距離起初大約是29800mi,這樣剛好超出29000的級距,因此就要開始調整部分航線,想辦法湊到前一個級距的上限。
10、打電話跟航空公司開票,一段一段報上飛行資料(日期、起始點、航班編號)
11、等待航空公司回報是否成功(這才是最煎熬的!)
12、大功告成!
這篇老實說沒有太多開票內容,單純記錄一下成功的喜悅,之後會分別就兩次開票來描述過程。第一次開哩程票就直上環球機票,果然是3C界傳說的「要就一次攻頂啊!」,雖然過程很艱辛,但能這麼順利,一切都多虧許多哩程票高手解惑,還有PTT point板上分享經驗的前輩們!希望我的心得分享也能帶給有興趣踏入哩程世界的朋友一點點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