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鼓的木材大多以楓木為主,原因是因為聲音亮,大聲.但自70年代以來開始採用近距離收音的關係,為了避免錄音時將過多的雜音收錄,開始採用樺木(Birch)作為鼓的木材.此以Yamaha的9000 Recording Custom 為代表,樺木的聲音較溫和,所以Yamaha 的鼓也一直被認為是爵士鼓.但80年代以後,錄音已不是問題,因此市面上還是以楓木為主.
雖然極少數的小鼓採用實心木頭,絕大多數的鼓是以夾板做的.夾板的層數及厚度影響鼓的聲音極巨.一般說來鼓殼愈薄,層數愈少低音共鳴愈好.反之高音較好.但這只是一個通則,最後還是要靠耳朵來決定.
當然鼓的直徑愈大,聲音愈低.但鼓的深度有什麼關係呢?這和鼓的延音有關,鼓愈深,鼓的延長音聽的較清楚,但這並不表示延音較長.這必須聽過不同的鼓才能真正分辨出來.小鼓因為不須延音,所以深度都較淺.
任何鼓如果不圓,或者鼓邊不平的話是無法調音的.除的這個之外一個好的鼓應該是能夠完全的和鼓皮共鳴的.當鎖鼓皮的固定螺絲鎖在鼓上時,不可避免的會影響鼓的共鳴,但如果是所在鼓殼的節點上,則不會妨礙鼓的共鳴.所以固定螺絲的位置是否準確也是影響鼓聲的重大原因.以前鼓的懸掛系統或多或少都妨礙鼓的共鳴,所以現代的懸掛系統不是直接掛在鼓圈上,就是掛在固定螺絲上.買鼓時可注意看看,但當然只有高級鼓才有這些配備.
鼓皮方面以Remo為例,單層鼓皮依厚度分有三種,Diplomat, ambassador及emperor.當然愈厚的聲音愈沈.這三種又分透明的及上漆的.上漆的據說較清脆,爵士鼓用的較多.另外一種是雙層的叫Pinstrip,這是由兩層的diplomat合在以起邊緣以一層薄的樹脂黏住,這種因為樹脂消音的原因,聽起來較沈,而雙層自然較單層的耐用,因此很受歡迎.另外有一種中間有一個大黑點的Dotted.此種因為中間加重的關係,聲音也較沈.
關於鼓皮及音色
Hi!
我是部落格主要作者 Rex,本業是小兒科醫師,同時是個愛好自助旅行的攝影狂。平時雖然工作忙碌,但生活總是無法缺少旅遊和攝影。
2016年11月,我和老婆 Miki 各自辭掉工作以及台大的研究所生活,扛著單眼腳架、拖著行李箱,展開為其將近一年的環遊世界之旅,同時這也是我們的蜜月(或是你要叫"蜜年"似乎更貼切)。 2017年9月,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將近300個日子,我們終於回到台灣, Home Sweet Home !
回來後,陸續受邀辦了幾場關於旅遊的演講,開始經營fb粉絲頁分享旅遊經驗和心得。或許不一定要和我們一樣這麼衝動地跑去環遊世界一圈,但希望不管是演講、或是粉絲頁和blog上的資訊,能帶給各位一點啟發。
身為一位photoholic和自助旅行成癮者,始終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We travel not to escape life, but for life not to escape us.”
「 生活就是旅遊和規劃旅遊。 」
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blo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