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O年代的美國搖滾樂在形式上更加豐富色彩,除了民謠吉他等樂器之外,更加入了電子合成器,而搖滾的類型也分歧為許多派別,在此我一一介紹:
死亡金屬(death metal):這類型的搖滾風格簡單一句話就是粗暴與技術的結合,他們的歌都有厚實飽滿的吉他音牆,配上充滿力度的貝斯,讓人不覺隨著旋律甩頭,若有興趣 想聽這類音樂,在此我推薦一個丹麥的死金專輯---Aturmn Leaves的Embraced By the Absolute.其高技巧形的旋律,保證讓你大呼過癮.
黑金屬搖滾(Black Metal):這類型的搖滾或許我嘗試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殘暴,灰暗,滅絕,失望,低沉…..我想這些還不足形容黑金給人的感覺,第一次接觸此類音樂的 人可能會因為無所是從而聽不下去,耐住性子,反覆一直聽,漸漸抓住他的旋律之後,你就能聽出他所要表達的情緒與意境,到那時你會欲罷不能,你可以從 Skepticitiom的Stromclawfeetd9 開始接觸黑金.
重金屬搖滾(power Metal):這大概是一般人最熟知的一種搖滾樂了,知名樂團也已這一類最多,這類型的搖滾總歸一句就是:比死金更重更猛更有力,而且它一貫的藍調更加重 了旋律的浪漫氣息,由於其節奏明快順暢,鏗鏘有力,很容易引起共鳴,我在此介紹幾個我個人非常喜愛的重金搖滾樂團:
aerosmith此樂團成軍於七O年代,在八O年代沉寂,而後又在九O年代竄起,並且大紅大紫,最近還發了一張新專輯—就是狂放 (Just Push Play).可謂老團不死的典範,它們的歌曲非常的藍調走向,主唱Steve Tyler誇張放浪的特有唱腔,與偏藍調的重金樂風,可謂完美契合.個人最推崇的專輯是一九九六年發行的Get a Grip.這張專輯是他們的巔峰之作,他們同時也唱過不少經典歌曲,如電影世界末日主題曲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他們早期作品Dream on更被歌迷鳳為重金屬國歌.
槍與玫瑰(Guns'N'Roses),這個團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個團,成軍於西雅圖,第一張專輯—運用幻象(Use Your Illusion)一推出就造成轟動,全球空前熱賣,主打歌Don't Cry是打入各大排行版的冠軍曲,此專輯更被滾石雜誌評為五顆星最高榮譽,槍與玫瑰的音樂風格非常廣泛,從鄉村的輕鬆節奏小調到重金的狂放粗暴曲風都是他 們創作的領域,該團的陣容更是黃金夢幻,鼓手實力公認數一數二,主唱歌聲詭變獨特.吉他手Slash更是三大天才吉他手之一,也因此他們的歌曲包含大量超 高難度的電吉他的Solo.甚至造成後來美國樂團要成名必要有超強吉他手的定律.除了運用幻象之外,他們還有許多好專輯, 如:Weicom to the Jungle,義大利麵事件,都非常值得一聽.較可惜的是他們已經界散.
鐵娘子(Iron Maiden):鐵娘子是英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名稱.該團於一九七六年成軍於英國倫敦,他們的音樂風格就較為陰沉詭變,但仍不改重金力與美的表現,雙吉他的 威力十足,時常在歌曲中戶飆Solo,讓人聽的震撼十足.有興趣的人,可從The X Factor這張專輯聽起.
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這是第一個重金屬樂團,成立於一九六七年,他們最初是演唱一些傳統的藍調歌曲,來他們選擇對傳統逐步背叛,因而重金屬也就逐步誕生, 此團主唱的歌聲深沉有力,吉他手技術熟練,鼓手節奏穩健,貝斯手低音雄厚有力,他們最有名的一張專輯是發行於一九七一年的無名專輯,該專輯沒又名稱,但因 專輯封面有暗示符號,歌迷稱此輯叫—四種象徵.裡頭有三首經典歌曲,其中有一手通往天堂之路(Stairway To the Heaven)早被譽為搖滾樂國歌,全歌長達八分鍾,創作音響很印象.給人神秘的感覺.
深紫色(Deep purple),這是進入搖滾世界必聽之團,跟其柏林飛船一樣深深影響著後世之團,他們最大膽的嘗試,就是把搖滾樂與傳統管絃樂結合,對後是古典搖滾派產 生積極的影響,個人極力推薦機器智力(Machine head)這張專輯,裡頭有兩首歌:公路明星(Highway Star),水上之煙(Smoke On the Water)在當時一夜流傳,被廣大歌迷譽為樂壇聖歌.
搖滾史 [6]
Hi!
我是部落格主要作者 Rex,本業是小兒科醫師,同時是個愛好自助旅行的攝影狂。平時雖然工作忙碌,但生活總是無法缺少旅遊和攝影。
2016年11月,我和老婆 Miki 各自辭掉工作以及台大的研究所生活,扛著單眼腳架、拖著行李箱,展開為其將近一年的環遊世界之旅,同時這也是我們的蜜月(或是你要叫"蜜年"似乎更貼切)。 2017年9月,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將近300個日子,我們終於回到台灣, Home Sweet Home !
回來後,陸續受邀辦了幾場關於旅遊的演講,開始經營fb粉絲頁分享旅遊經驗和心得。或許不一定要和我們一樣這麼衝動地跑去環遊世界一圈,但希望不管是演講、或是粉絲頁和blog上的資訊,能帶給各位一點啟發。
身為一位photoholic和自助旅行成癮者,始終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We travel not to escape life, but for life not to escape us.”
「 生活就是旅遊和規劃旅遊。 」
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blo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