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現在我們開始正式介紹搖滾樂的歷史.一開始,在美國密西西比三角洲,有一群所謂的黑奴,他們首先發展了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音樂,那是他們內心對於迫害 的憤慨與悲痛而發出的吟唱,.用一種真假音互換的唱法唱出,有時也會夾雜一些呼喊.這些黑人奴隸所唱的歌曲是源自於非洲的音調,但日久天長,這些歌曲也融 入了他們種植勞動時的哼吟,融入了美國南方地區的小調,宗教音樂的音調,這就形成了早期的藍調歌曲.
而三角洲的藍調又分為兩種:一種唱歌方式是採侯音,演唱風格粗曠剛勁,甚至夾以旁白.另一種唱歌方式是採假音吟唱,當時較出名的歌手是Robert Johnson,藍調歌手多邊彈邊唱,演唱方式包括:真音,假音,呻吟,哭泣,嘟囔等.
二十世紀初,美國工業進一步發展,鄉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藍調也隨之進入美國南北各大城市,隨著環境的變化,藍調逐漸進入城市的大小音樂廳,樂器也由簡單的吉他擴展到小提琴,鋼琴,黑管,薩克斯,小號及長號等.
當時藍調最興盛的地區是新奧爾良,新奧爾良的樂師們不斷把藍調器樂化,並經常根據一個主題進行即興創作與演奏,他們使即興演奏
水準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這種變化,最終構成了爵士樂(Jazz).
搖滾史 [2]
Hi!
我是部落格主要作者 Rex,本業是小兒科醫師,同時是個愛好自助旅行的攝影狂。平時雖然工作忙碌,但生活總是無法缺少旅遊和攝影。
2016年11月,我和老婆 Miki 各自辭掉工作以及台大的研究所生活,扛著單眼腳架、拖著行李箱,展開為其將近一年的環遊世界之旅,同時這也是我們的蜜月(或是你要叫"蜜年"似乎更貼切)。 2017年9月,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將近300個日子,我們終於回到台灣, Home Sweet Home !
回來後,陸續受邀辦了幾場關於旅遊的演講,開始經營fb粉絲頁分享旅遊經驗和心得。或許不一定要和我們一樣這麼衝動地跑去環遊世界一圈,但希望不管是演講、或是粉絲頁和blog上的資訊,能帶給各位一點啟發。
身為一位photoholic和自助旅行成癮者,始終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We travel not to escape life, but for life not to escape us.”
「 生活就是旅遊和規劃旅遊。 」
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blo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