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不只是握棒!!




打擊樂有一個名言"打的好就是對的",如何去握鼓棒,是一個初學者最重要的一項功課。版主之所以要先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希望能讓版中的初學者能有更紮實的基礎。



在討論握法之前,先闡述兩個觀念:放鬆和彈性。

所謂放鬆就是要把全身(包括心理)都處於一個最輕鬆的狀態之下,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是很困難的。彈性是要利用鼓棒打擊後反彈的力量,能善用者,才是一個優秀的鼓手。這兩個觀念,之後將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再來我們來看看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以學派來說,可以分為法式、德式(傳統式)、美式(相對式。三種有一些的差別,各有其支持的學理,但是這只是一個大略而已,每個派別或許多少都有一點不同的分支。一般來說,握鼓棒最重要的部位便是食指、姆指,不論是那一種都是用食指的第二節和母指的第一節兩者的肉塊將鼓棒捻起來。要注意的是:虎口是閉合的,另外三指的作用在稍後各學派會提到。另外食指和虎口都是不用力的,我的老師在教我握鼓棒的時候叫我將他手上的鼓棒抽出來,結果一抽之下卻是毫無費力,但是他在打擊的時候,卻又是如此的快速和輕鬆。雖然現在也體會其中的奧妙,但願那時卻覺得是很玄的事。

有一位爵士鼓手(Peter Erskine)說:"人就是一件樂器",鼓棒不過是手的延伸而已,施力在鼓棒上是沒有好處的,而是要把力量從鼓棒頭穿出來鼓棒所握的位置,"大約"是在從末端往上三分之一處,握的太中間,尾端會打到小臂;握的太後面,因為力矩太大,會耗費不必要的力量,鼓棒施力向下打後,回來的力量是靠所敲擊平面的彈性,有很多人練習是以打枕頭等沒有彈性的物品,因為沒有彈性,所以鼓棒"無形"中要自己拉回來,認為如此會更強化自己的技巧。其實如此是不對的。(對不起,可能會指責到一些人)因為如此會影響到打擊的習慣,長期做這種練習,手臂會變的不放鬆,只要碰到速度快、音量變化大、複雜的裝飾音和輪鼓就掛了。所以建議練習若有鼓就在鼓上練習,否則一定要有練習墊。

的確!小鼓是爵士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哪個優秀的drumsets player,在其風格中不難發現其中大部分的solo有百分之70以上都是以小鼓為主角,姑且不論雙大鼓,而ton在其角色上常常是用來強調或是圖顯其音樂的特色,比例反而沒有小鼓來的重。因此,要成為優秀的player,勤練小鼓是必須的,不過要練好durmsets光靠手指是不夠的,還要加上許多的手脕動作。前面所說過的f-d-u-t打法,個人認為其中手脕的動作非常重要,而這又是durmsets中必備的。在加上鼓上的移位,手脕是非用不可,而有許多人移位常常需要用到手臂,我個人認為非必要時不要用,揮擊的擺幅過大。強調以最小的動作,換取最多的時間,不要有多餘的動作影響到拍子的進行......

法式握法的最大特色便是手掌和敲擊面是平行的,也就是說不同於相對式的手掌向下,剛開始練習只利用姆指、食指,其他的部份都是完全放鬆的,有點類似中國揚琴的打法。但是法式力量的來源仍是來晚自手腕,利用手腕上下運動打擊,有點類似射飛標的動作。在法式的握法中,食指和姆指都是非常重要的。食指是用來加速的,而姆指是來控制鼓棒的彈性。法式握法最強調的便是放鬆和彈性,且瞬間的音量變化非常強。但是非常難練,因為只用兩隻手指控制鼓棒是非常困難的,且與一般人的觀念是差很多的。常見的使用地方便是在交響樂團的定音鼓,定音鼓是一項非常特殊的樂器,因為其共鳴的體積和鼓皮相當的大,所以音量的控制在所有打擊樂器之中是最困難的。另外,定音鼓無法輪鼓,因為定音鼓的敏感度很高,close roll的原理本來就是一下比一下小聲,在小鼓可能聽不出來,但是在定音鼓卻很明顯。所有輪鼓記號在定音鼓上都是用單點打出來的,其基礎要求非常的嚴格,法國在打擊樂的地位上是非常高的,他的教學是以嚴格出身的,若有看到法文教本可以看看,就不難發現與美式打擊樂風的差別!!

張貼留言

留言